ok小说网-okNovel.net

字:
关灯 护眼
ok小说网 > 盘点不肖子孙:抽不死你,算我输 > 第102章 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
第102章 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
   第102章 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(1/2)

辛弃疾不顾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身体,一路快马加鞭来到绍兴府。

而此时,朝廷之上已经是另外的一番面貌。

韩侂胄执政后,宋光宗朝被排斥的主战官员,再被起用。

陈贾任兵部侍郎。吴挺子吴曦回四川,任四川宣抚副使。

这些都是坚定的抗金派,朝中的力量对比开始了变化。

朝中主和派的人见状,便开始了反击。

主和派官员不断的弹劾韩侂胄,想要将之打倒。

整个朝堂之上甚嚣尘上,似乎北伐之事即将停滞。

可是在这个时候,辛弃疾站了出来。

宋宁宗开禧元年改元,科考殿试

一个进士廷对,直接对着宋宁宗上言:

“如今金人势弱,其国内内乱丛生,可趁机进取,北伐中原!”

此时,主和派的人站了出来说道:“官家,不可,此刻金人还有实力,不可激进!”

韩侂胄一派的抗金大臣,站出来与之争辩。

朝堂之上,顿时吵作了一团。

宋宁宗见状,知道再这么吵下去,必然不了了之,便打算退朝。

而此时,一声大喝响起:“臣,绍兴府知府辛弃疾有本要奏!”

宋宁宗和韩侂胄见到辛弃疾站了出来,当即便眼前一亮。

这个沉寂多年的坚定抗金派,会有什么样的惊人之言呢?

一名大臣对着辛弃疾冷然说道:“辛弃疾,今日乃是论国家大事,你赋闲多年,怎知国家之事?”

辛弃疾此时转过头,看向了那大臣。

那眼神之中杀机毕现,口中如同惊雷一般说出了一句:

“启禀官家,今日胆敢阻拦北伐之事者,可斩!”

斩之一字,如同重锤一般击打在了众人的心头。

那被他盯着的官员,只觉得遍体生寒。

这只已经花甲之年的北归猛虎,竟然还有这般的气魄?

他的气势让主和派的官员顿时哑口无言。

而宋宁宗此时知道,这是个好机会,便说道:“辛爱卿乃是北归之人,想必有独特的见解,快快道来。”

辛弃疾说道:“臣虽赋闲多年,但是却对金国局势颇多关注。”

“且臣之旧部还有些许散落于金国之中,时常回报情报。”

“如今金主暗弱,金国之中内斗频频,加之蒙古崛起,多次攻打金国。”

“如此局势之下,金国必乱必亡,正是北伐的最好时机。”

他的话语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,那语气中蕴含着一股极为浓郁的气息。

那是好战的气息,

那是赋闲多年积攒的怨愤

也是从未停息过的北伐之志

依旧在熊熊燃烧的证明。

而他随后扫视着主和派的众人,双拳紧握。

那眼中藏不住的杀机让众人胆寒。

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

那个手持长刀在金人阵中冲杀的少年

那个五十人冲入五万人中生擒叛徒的少年

纵然是如今已经到了花甲之年

依旧如同一头噬人的猛虎一般。

他的眼神告诉了众人,今日若是有人反对北伐,

那么他可以在这朝堂之上血溅五步。

宋宁宗见状,知道这是千载难逢之机会了!

“好!辛爱卿此言有理!朕决意发兵北伐!”

一众主和派见宋宁宗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

   第102章 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(2/2)

这般坚决,知道今日是阻止不了,只得默认了下来。

“辛爱卿才能出众,改任镇江府事!”

“当年刘裕北伐自京口募兵,朕亦希望你如刘裕一般做北伐名臣!”

“臣定然不辱使命!”辛弃疾的眼中,此时带着泪光。

多年的大愿,终于有实现的机会了。

……

在北伐决意定下之后,韩侂胄加封平章军国事,总揽军政大权。

他下令各军密作行军的准备,出朝廷封桩库金万两作军需。

命吴曦练兵西蜀,赵淳、皇甫斌准备出兵取唐邓。

殿前副都指挥使郭倪指挥渡过淮河。

整个大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之事。

而辛弃疾在出知镇江后,也开始了北伐准备。

他挑选各地壮丁编练,将淮之东西分为两屯,每屯两万人。

一众青壮看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身披甲胄,提刀上马,皆是惊叹不已。

而辛弃疾的练兵之法也是颇为厉害。

四万青壮在他的训练之下,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力。

辛弃疾有自信,这支军队一旦投入战场,必定能够重创金人!

正当他苦苦等待着管家和韩相公的北上诏令时。

辛弃疾却遭人嫉恨,被被免了官。

他为北伐做的准备,还没有来得及实现,就又一次半途而废。

辛弃疾气闷之下登临北固亭,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,

他凭高望远,抚今追昔,于是写下了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【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】

【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】

【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】

【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】

【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】

【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】

【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】

【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】

无尽的感叹在镇江的上空盘旋。

而此时,另外一个噩耗传来。

本来宋军在前线正势如破竹的收复失地,但是却出了巨大的变故。

镇守川蜀的将军吴曦和金人达成了秘密协定,金人以事后封他为蜀王的条件让他答应川蜀之军按兵不动。

这就导致了前线的金人可以集中战力对付另外一线的宋军,导致宋军败退。

这样一来,宋军好不容易积累的优势一下失去,

而随着吴曦的投降,暗中投靠金国的将领越来越多。

宋军各军接连溃败,这让南宋自乱阵脚,韩侂胄几乎无力招架,甚至自己出钱二十万,补助军需。

其实此时的金国也是强弩之末罢了,

女真人的勇猛善战早在中原的纸醉金迷之中被腐蚀殆尽,

他们依靠的主力部队实际上是被他们瞧不起的汉军,但金国人非常了解南宋这个对手。

于是竟然送信给南宋,说只要南宋肯称臣,以江淮之间划界。

若是肯称子,则以长江为界。

并且还要将韩侂胄的首级送给金国,增加岁币,方可议和。

韩侂胄见此信大怒,毕竟任谁被要求把脑袋送过去都会大怒的。

他决心再战,可这时朝中无人,他才又想起辛弃疾来。

可是这时的辛弃疾

已然病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