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炫回到东宫。
果然可以看到,一系列奏章,被老朱送来了。
看奏章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,在朱炫看来,这要比跟着孔公鉴学习还要恐怖,幸好有内阁在,帮他减轻了不少压力。
尽管如此,朱炫还是看到奏章就头疼。
将来要当皇帝,奏章又是不能不看,现在的他,唯有硬着头皮看下去,其实有内阁的辅助,很多奏章都分门别类地放好。
同一类的奏章,批阅起来比较方便。
胡广等阁老们,甚至还把怎么处理,写了一份纸条,夹在奏章上面。
他们没有决定权,只有建议权,现在的内阁,还只是一个帮忙看奏章的工具,没有盖上老朱的玉玺,就算内阁敢私下决定,拿到奏章的官员也不敢用这些决定。
现在的内阁还是正常,但后来的内阁,权力会越来越大。 𝙈.🅅𝓞𝘿𝕋𝙒.🄻🄰
但是内阁的存在,又是一个奇怪的东西,朱炫也不好判断,发展到最后是好是坏,如果说坏,但能在后来的大明皇帝不上朝、不理政的前提下,维持着大明不崩溃,要说好,未来的内阁揽权太严重。
朱元璋的皇帝独揽大权的想法,就是被内阁打破了。
“是把双刃剑。”
朱炫心里在想,现在暂时不管内阁如何发展。
把如今的情况处理好,将一切稳定下来,再考虑未来怎么改革内阁,毕竟这还是他提出来的东西。
把各种想法,暂时置之脑后。
朱炫正式开始看奏章,一边看还一边写批复。
大概半个时辰之后,他看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奏章,那就是镇守河套的平安,和代王朱桂觉得,可以在山西和河套等地附近,选择一个地区来重开马市。
所谓的马市,就是明朝时期,大明王朝和北边边疆各族贸易的一个场所,最开始是和牛马相关,但是现在马市贸易,早
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,请正常浏览,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
第671章 马市(2/2)
明子民。
“想法是美好的,至于能不能做到,那就看怎么处理其中的关系了。”
朱炫心里想着,其他的奏章暂时放下不管,拿起平安和朱桂联合写的奏章,去找老朱看看。
“乖孙怎么想的?”
朱元璋看完了奏章,没有马上表态,而是反问了朱炫一句。
以经济手段,来控制一国。
这个成果,老朱是看得到。
安南等地正是通过如此手段,被大明牢牢地掌控在手里,再以文化同化,现在去安南问一句,他们是什么人。
那些安南人保证会说,自己是大明百姓。
因为当大明百姓,要比当安南人更有自豪感。 𝙢.🆅🄾𝔻𝕋🅆.𝕃🅰
“孙儿认为,可以试一试。”
朱炫说道“重开马市,孙儿可以安排几个商队北上,尽快地通过经济,控制一切。”
主要是看朱元璋同不同意。
朱炫觉得可行,完全没问题。
至于商队,他手底下多的是。
如今大明的商人,基本是他的人,或者能听从他的安排,比如苏州府那一批,只需要让沈家的人提出一下,都能轻松地做好这个。
“商队北上,以经济控制,孙儿认为不错。”
“如今我们大明不缺粮,有土豆、和玉米,又有化肥增产,粮食充足,可以满足我们全国的需求。”
“谷贱伤农,如今不少大明百姓,不需要耕作,北边百姓说不定还能空闲下来,除了种完几亩地,把未来几年的粮食种出来,不知道可以做点什么。”
“这个时候重开马市,就能让他们经商贸易。”
“可以加快经济增长
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,请正常浏览,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